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号二维码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成果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我院“湖湘行”湖南华容调研札记丨华容港口经济的“春与秋”

发布时间:2024-10-24作者:

深秋十月,一场关于“面向‘十五五’新质生产力公益性课题研究”的大型调研,悄然在华容县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铺展一程。10月20日至21日,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供应链与营运管理专家周利国教授携手政信院产业研究中心(东天研究院名誉院长)刘萧闻主任,率领一支精英调研团队,聚焦于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探讨华容“港产城”的融合发展。

启航蓝图

预备会议:华容港产城融合发展思路初碰撞

20日,发展和改革局筹备的“港产城”融合发展调研方案预备会得以召开。会上首先介绍了华容县港区的交通格局,探讨了港口未来的规划。与会人员就华容县“港产城”融合发展面临的困难、可能出现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华容县同志们的话语中,既有对华容县得天独厚地理位置的自豪,也有对如何打破发展瓶颈、实现“港产城”三者紧密融合的深切思考。两小时探讨与碰撞,为调研工作后续推进奠定了基础。

会议现场照片

会议部分照片

春之萌动

现场调研:华容港“铁水公”协同格局现状

21日清晨,调研组一行前往华容港所在地——东山镇。尽管深秋的天气已带上了几分寒意,但塔市驿作业区、洪山头作业区的现场却是一片热火朝天。县交通局的详细介绍,让调研组对监利华容长江公铁大桥等重点项目的未来设想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清晰地理解到了华容港在国家北煤南运和能源安全中的机遇;榆林集团的全面介绍,则让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项目的发展规划、功能定位等跃然眼前。可以说,华容港的建设,不仅是国家“北煤南运”战略的具体实践,更是华容县加快交通区位跨越、资源要素聚集、产业发展转型的重要机遇。

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项目战略地位

调研组实地考察华容港区

随后,调研组走进了湖南科力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这家中南地区最大的精梳针纱专业化工厂,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卓越的产品质量,赢得了调研组的阵阵赞叹。公司董事长蔡先彪介绍,科力嘉公司目前安置了800+员工,年提供物流服务业务2000+万元,年用电费用5000+万元,年实现产值7亿元,年交纳税收1600+万元。企业产品供不应求,公司的蓬勃发展,为华容县“港产城”融合发展格局提供了产业活力。参观途中,发展和改革局领导介绍,除纺织产业外,食品加工也是华容县的主导产业,作为是芥菜之乡,全县有九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亟需华容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为之赋能。

调研组实地考察科力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深入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组直观地认识到了华容“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蓬勃活力与巨大潜力。当前,华容县正积极挖掘并培育“因水而兴”的独特优势,在国家“北煤南运”重大战略的引领下,华容县加速推进常岳九铁路、荆岳铁路、监益铁路、公铁两用桥、华汨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步伐,将进一步提升县域交通区位优势,促进资源要素的高效聚集,推动产业发展转型,推进华容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华容港区的蓬勃发展,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为县域经济的全面崛起与繁荣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春天。

夏之纷扰

座谈会议:华容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困惑

21日下午,调研组与常务副县长潘典宏、副县长张华、发展改革局、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商务局、高新区、东山镇、水运事务中心、铁水联运等多个部门共聚一堂,进行了一场关于华容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深度对话。

调研组发现,华容这块被湘北鄂南温柔环抱的土地,既是长江入湘的首站,亦是浩吉铁路入湘的门户,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然而,目前存在不少困惑:县域产业与港口经济的和谐共鸣尚需探索,涉港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仍需加快,国家政策的经纬与地方管理的细腻之间仍有分歧,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和谐完美仍需突破,周边港口的同质化竞争仍然待解,港口经济发展仍有不少隐忧,“港产城”融合发展仍有不少难题。

会上的讨论非常热烈,观点纷呈。华容的“港产城”融合发展之路,仿佛一幅待绘的画卷,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又面临着未来的挑战。如何在这纷繁复杂中,找寻那若干把解锁未来的钥匙,成为每一位与会者心头萦绕不去的思绪。放大传统优势,如同点亮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方向;破解制约要素,则需以匠心雕琢,每一刀都精准而深刻;加快发展路径的转型,则如同扬帆远航,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周利国教授

秋之思考

沉淀探索:华容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沉思

21号晚,调研组结束了华容调研,在前往下一个课题调研的路上,成员们心中充满了对华容县“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考。华容县港口经济有着良好的起步,但如何厘清港口、产业、城市三者间的协同关系?如何放大其长江入湘第一县、浩吉铁路入湘第一站的区位优势?如何巩固其良好的多式联运发展条件?如何破解政策、环境制约发展要素?一系列问题的讨论。

如何做好“港”的战略定位?只有了解湖南水运总体规划,基于对华容县比较优势与存在不足的客观认知,才能明确华容港的发展格局、能力边界及业务范畴。在当前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长江经济带西移趋势以及新兴产业培育的机遇下,华容港区是否要在精准捕捉这些战略脉搏的前提下,以精准的站位和不一样的视野,重塑并提升其在区域发展版图中的战略地位?面对湖南“缺煤无油无气少电”的能源格局,华容港的战略性地位如何彰显?路径在哪?值得再学习,需要再思考。

如何选好“产”的发展方向?产业作为临港区域发展的引擎,其选择的精准性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活力、社会的和谐及生态的可持续。因此,如何结合区域特色、市场需求及未来趋势,从而确定华容港产融合中新质生产力产业方向?如何破解政策、环境制约发展要素,以培育新质生产力来深入探索煤炭产业链延伸与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可行性?如何加快已有产业的新质化改造?如何加速港口与华容现有传统产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互相融合?如何确保每一步都踏在实处,为后期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及产业配套奠定坚实基础?“新三线建设”华容该谋划什么?值得细研究,需要再推敲。

如何优化“城”的空间布局?空间是承载功能、实现价值的基石。“港产城”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关乎其功能发挥的效率与效果。如何从区域现状出发,综合考虑交通条件、自然资源、用地特性及周边环境,通过科学规划,实现土地利用的最大化效益,确保港区、园区、交通网络及城市功能的无缝对接与高效协同?城是哪个城?产是哪些产?应该再论证,还得再思考。

调研组认为:华容港产城融合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既有宏观政策的分析,也有微观路径的探索,随着一系列务实举措的稳步实施,华容县“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蓝图应该能变为现实。不久的将来,华容县必将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绽放光芒的“新华容”,收获新百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秋收成果。

在这片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个关于“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故事,正以春的向往开始,将以秋的金黄跃然于洞庭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