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后,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的话题,也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任务。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稳妥推进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备受国家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国务院国资委专门成立了社会责任局,并以抓好中央企业推进“双碳”工作、安全环保工作以及践行ESG理念为主要职责。

2022年,由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与中国工程咨询协会投融资专委会共同牵头,在北京开展了以“项目投融资与ESG评价”为主题的公益沙龙(第一期)活动。该活动由中投泽世(北京)国际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建银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圣华安咨询有限公司、北京财指南咨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投融资专委会成员单位和众多对ESG评价感兴趣的机构、企业参会,五百余位业内专家也通过线上的方式同步参与。
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大政方针,探讨ESG在中国的推广与实践,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投泽世(北京)国际咨询有限公司与中建西南咨询顾问有限公司于7月17日在成都首个“近零碳建筑”——中建滨湖设计总部开展了交流活动。
在座谈会上,双方介绍了各自开展ESG咨询业务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果并分享了相关经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建西南咨询顾问有限公司专门成立了ESG中心,并在咨询大楼设计阶段就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有机融入“近零碳”理念,为绿色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
什么是“近零碳建筑”?
“近零碳建筑”指建筑物通过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对能源的需求,运行过程中全电化,不使用燃气,建筑排放的碳量处于较低水平。“近零碳建筑”不仅利用各种手段减少自身产生的碳排放,还收集并再利用雨水、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最终达到“零废水、零能耗、零废弃物”的理想状态。
此外,交流会还围绕ESG展开了学术交流,深入探讨了ESG的内涵及其在政策框架下的发展意义。与会专家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体会,对ESG的“1+N”政策框架体系进行了梳理,明确了ESG未来发展方向。
什么是“ESG”?
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Who Cares Wins》报告,正式提出“ESG”的概念,倡议金融业参与者应将ESG纳入工作体系,以构建强大、有弹性的金融市场并推动可持续发展。
2006年,责任投资原则组织(PRI)把责任投资定义为“将ESG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和积极行使股东投票权的策略和实践,以提高回报、更好地管理风险,以及创造对现实世界的积极影响”,为广大投资机构建立了ESG投资的基本原则与框架。自此,ESG投资理念开始在全球资产管理行业快速发展,成为一种尤为重要的投资策略。
ESG实际上是一种涵盖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的投资理念,包括信息披露、评估评级和投资指引三个方面,是社会责任投资的基础,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N”政策框架体系?
“1+N”政策体系,是指导我国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的各项文件。
其中,“1”是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五方面主要目标:
1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2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3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4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
5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N”是指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为首的政策文件,包括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分领域分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简单来看,“1”是提纲挈领的顶层设计文件,把握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方向和领域;“N”则是各个方向和领域的具体行动方案。
在座谈会的最后阶段,双方就下一步如何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合作进一步开展ESG项目投融资咨询提出了建议,并相互表达了长期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作意向,后续拟共同组织开展ESG项目投融资论坛,以期凝聚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推动ESG理念在中国落地生根。
这次座谈会为双方在ESG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进一步推动了ESG在中国的推广与实践。ESG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行动的指南。随着各界共同努力,相信中国的ESG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