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号二维码

研究报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智库成果 > 研究报告 > 正文

【课题研究】北京市规自委:《北京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与分配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28

北京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与分配研究

一、研究背景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改革不仅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财税制度改革以及构建事权、财权相平衡的央地财政关系和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和分配工作。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合理划分中央地方事权和监管职责,保障全体人民分享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加快建立健全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努力提升自然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明确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主体,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收益分配比例和支出结构”。

收益管理与分配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的核心,与切实落实和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界定政府和市场分配关系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利益关系紧密相关。由于现阶段国内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的概念、理论基础以及制度内容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理论指导的欠缺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机制不完善、收益分配结构不合理、收益全民共享实现程度低等诸多问题。

2022年,为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探索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方案》进行政策试点。在此背景下,本课题围绕我市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与分配现状开展相关研究。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以提升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为研究目标,以我市土地资源资产收益为研究重点,在系统梳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制度演进基础上,基于财政预算管理视角全面剖析我市土地资源资产的收益管理和分配现状,总结我市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性政策建议。

首先,本课题立足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与分配的以往研究成果,致力于厘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相关的内涵概念,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和分配的理论基础与制度演进归纳梳理。其次,聚焦我市土地资源资产,重点剖析我市土地资源资产收益规模、结构以及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分配的现状,总结我市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和分配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和分配的制度建议。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分析方法

通过大量收集、研究国内外相关资料,对全民所有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管理与分配进行学理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的优化方案及政策建议。

2.制度分析方法

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制度改革是一套体系化制度设计和改革,不仅涉及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更涉及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财税(税费)制度改革以及构建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相匹配的央地财政关系和科学的预算管理制度。因此,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方法,从制度演进的视角,对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和分配制度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度改革和制度建构的整体设计。

3.实证研究方法

从自然资源资产收益规模、结构、分配、预算管理等视角具体分析我市土地资源资产收益和分配的现状,总结我市土地资源资产收益管理和分配的现有不足,为深化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